2025·09·15
52
地处欧洲中部、多瑙河穿境而过的匈牙利,素有“东西欧桥梁” 之称 —— 东接巴尔干半岛,西连中欧腹地,既是泛欧交通网络的核心枢纽,也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西延的重要节点。这片土地上,布达佩斯的链子桥横跨多瑙河连接两岸老城,国会大厦的新哥特式穹顶辉映着落日余晖,托卡伊葡萄酒的醇香浸润了千年酿酒史,裴多菲的诗句更成为跨越国界的精神共鸣。从中世纪丝绸之路上,中国的丝绸、茶叶经此传入欧洲,匈牙利成为东方物产西传的关键枢纽;到近代以来,中匈文化使者互访不断,民间艺术与学术思想在此碰撞交流。如今,两国在多领域合作深化,让跨越千年的文明交融在新时代持续延续。
近日,中骥建设集团董事长央金卓玛与匈牙利驻华大使白思谛阁下展开深入对话,从丝绸之路的驼铃到“一带一路” 的汽笛,从布达佩斯的古老街巷到中国产业园的现代化厂房,这场跨越时空的交流,恰如黑格尔所言 “历史是自由意识的进展”,见证着两个文明古国在时代浪潮中的携手同行。
01 历史纵深:文明互鉴的"和而不同"之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的智慧箴言,被央金卓玛董事长引为中匈两千余年交往史的最佳注脚。13 世纪,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记载的匈牙利平原景象,成为欧洲认识东方的重要窗口。而真正奠定现代友好基石的,是 1949 年 10 月 6 日两国的建交 —— 作为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匈牙利以 “先见之明” 践行了亚里士多德 “朋友是第二个自我” 的哲思,这份政治互信,成为两国合作的根本前提。
20 世纪 50 年代,匈牙利专家助力中国工业建设,中国援匈医疗队扎根多瑙河畔,这种‘双向奔赴’的合作,正是老子‘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辩证智慧的生动实践。央金卓玛董事长强调,基金会始终珍视这份历史情谊,近年来多次组织中匈文化交流团、民间友好论坛,就是为了让植根于两国人民心中的友谊之树愈发繁茂。2017 年中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3 年签署共建 “一带一路” 合作规划,两国关系的每一次跃升,都遵循着黑格尔 “历史的辩证法”:在尊重差异中寻求共识,在顺应时代中突破创新。白思谛大使对此深表认同:“中匈友谊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植根于文明互鉴的深厚土壤,这正是其历经风雨而弥坚的根本原因。”
02 当下机遇:投资环境的"筑巢引凤"之策与产业合作新空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央金卓玛董事长指出,匈牙利之所以成为中国企业进军中东欧的 “桥头堡”,核心在于其构建了全方位、高水平的投资生态体系。从区位看,匈牙利地处欧洲心脏,多瑙河航运、泛欧 5 号公路与布达佩斯李斯特机场形成 “水陆空” 立体物流网络,恰如亚里士多德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的系统论思想,枢纽价值凸显;从政策看,匈牙利推行 “亲商型” 治理,高新技术产业最高 50% 的投资补贴、研发活动 30% 的税收减免,以及 “战略投资基金” 的配套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白思谛大使表示,我们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匈牙利 40% 的劳动力拥有高等教育学历,汽车工程、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储备,能为外资企业提供持续创新动能。基金会也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中匈企业精准对接这些优势资源。结合双方共识,以下四大产业的合作潜力尤为突出:
Part 1 汽车制造产业:转型下的协同升级
作为奥迪、奔驰、宝马的重要欧洲生产基地,匈牙利已形成涵盖整车组装、零部件配套、研发设计的完整汽车产业链。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匈牙利正积极打造“欧洲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而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动力电池生产等领域的技术与产能优势,与匈牙利的产业基础形成天然互补。目前,比亚迪欧洲工厂已落地考波什堡,规划年产能30万辆,不仅带动当地2000 余个就业岗位,还吸引了电池、电机等配套企业集聚;宁德时代投资超 70 亿欧元在德布勒森建设动力电池工厂,预计 2026 年投产,将为欧洲车企提供近距离电池供应服务。
Part 2 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的价值共创
匈牙利是中东欧生物医药产业的领军者,拥有吉瑞制药、Richter Gedeon 等知名药企,其欧盟 GMP 认证体系、成熟的临床研究机制和贴近欧洲市场的区位优势,为国际合作提供了优质平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创新药研发、中医药现代化等领域成果丰硕,但面临国际市场准入、临床数据互认等挑战,而匈牙利恰好成为中国药企 “出海” 的重要跳板。白思谛大使表示:“匈牙利政府对生物医药研发给予专项补贴,欢迎中国企业依托本地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
Part 3 可再生能源:绿色发展的携手同行
为实现2030 年可再生能源占比 21%、2050 年碳中和的目标,匈牙利正大力推进光伏、风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发展储能、智能电网等配套产业,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 对光伏电站项目给予最高 30% 的投资补贴,对氢能研发项目提供专项科研基金。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与成本优势,光伏组件、风电设备产量占全球 70% 以上,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处于世界前列,双方合作空间广阔。央金卓玛董事长强调:“绿色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集团会将推动中匈可再生能源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不仅开展项目共建,更要在技术标准对接、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将‘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绿色发展成果。”
Part 4 数字经济:创新驱动的融合发展
匈牙利正加速推进“数字匈牙利 2030” 战略,重点发展 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产业,布达佩斯 “数字创新园区” 已吸引微软、IBM 等国际企业入驻,形成浓厚的创新生态。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发展迅速,华为、中兴等企业在 5G 技术标准制定、设备研发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阿里云、腾讯云的云计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与匈牙利的数字经济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目前,华为已与匈牙利电信运营商合作建设覆盖全国的 5G 网络,并在布达佩斯设立 “5G 创新实验室”,联合当地高校开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研发;中兴则为匈牙利政府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助力交通、能源、政务等领域数字化转型。白思谛大使提及:“匈牙利计划培养 10 万名数字技术人才,期待与中国企业、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央金卓玛董事长表示:“集团将推动中匈数字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创新伙伴计划’,共享技术成果、共拓应用场景,以‘穷则变,变则通’的变革思维,助力两国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04 未来愿景:以友谊为基,共铺互利共赢发展大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谈及中匈合作的未来,央金卓玛董事长与白思谛大使不约而同回望两国 70 余载的交往历程 —— 从建交初期奠定的坚定互信,到发展进程中的并肩协作,双方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这份历经时光沉淀的友谊,早已深深植根于两国人民心中,成为新时代推进合作的坚实根基。白思谛大使引用匈牙利谚语 “友谊是心灵的结合”,并明确表示:“匈牙利正处于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的关键期,政府将为中国企业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与便利,尤其欢迎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的投资。中匈传统友谊是合作的基石,我们期待通过‘一带一路’框架,让更多中国企业了解匈牙利的潜力,共享发展机遇。”
中匈合作的本质,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携手共进。这恰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 “一带一路” 框架下,中匈两国正以友谊为帆、合作作桨,让多瑙河畔的友谊明珠愈发璀璨。
近日,中骥建设集团董事长央金卓玛与匈牙利驻华大使白思谛阁下展开深入对话。
近日,基金会主席央金卓玛在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与该国能源、矿业和矿产部长桑雅·博日诺夫斯卡(Sanja Božinovska)深度对谈。
近日,中骥建设集团董事长央金卓玛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与格鲁吉亚经济与发展部部长玛丽亚姆·克维里维什维利展开会晤。
中骥建设集团 ,与您携手开拓可持续发展新征程